Return to site

金斗甕仔 Kim-táu-àng-á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寶塔 由於羅馬柱高大,相當顯著,用花也多,價格也較貴,約5,000.~8,000.元。 蘭花盆用數株蘭花合種成一大盆,一般使用白色蝴蝶蘭。 由於蘭花高尚典雅,且久放不凋謝,因此許多人喜歡送蘭花盆。 蘭花盆有五株、七株或九株等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約2,500~3,500.元。 輓聯舊時弔喪時,書於白布,懸掛於靈堂之哀弔文詞有輓幛、輓軸、輓額及輓聯等多種。 輓幛通常是四字,如「德望常昭」、「音容宛在」等詞,以直式書寫於七尺白布。 七星板流傳至今,除了部分土葬外,今人已少有人使用七星板矣。 棺席(底被)在七星板上鋪一層用麻、苧、白布合縫的布,稱為棺席或底被。 唯這也是舊時或傳統土葬才有的做法,今人已不用。 屍枕以銀紙為填充物,外覆以白布及紅布。 這裡便列出幾個較常見的骨灰罈材質與它們各自對應的價位行情提供參考。 與陶瓷類骨灰罈一樣,都是人工燒製而成。 外燴 由於佛教裡的七寶,琉璃是中一項,因此許多信仰佛教者頗喜歡琉璃燒製的骨灰曇。 一般都是表現彼此的深情厚誼的祭品,價格約15,000.~30,000.元之間。 花圈弔喪用花圈的意思,就是向亡者獻花致哀,是最普遍,也是最便宜的弔祭禮品。 由於花圈一般都是沿路擺放,且風吹容易倒下傷到人或車,現今已逐漸被花籃取代。 花籃花籃和花圈的意義一樣,都是向亡者獻花致意。 不過,花圈為省成本,絕大部分是塑膠花,已漸被淘汰。 花籃則是以鮮花插成,分一般花籃、高架花籃和雙層花籃。 也有更大型華麗的莊園屋宇,一座要價十餘萬元。 而北部與中部使用的紙板型紙紮,價格就便宜很多,約5,000.~6,000.元。 內容則有紙厝、櫃子、箱子、汽車、金山、銀山和男女傭人。 由於過去土葬撿骨後盛裝的骨骸甕也是用陶瓷燒製,其粗糙的印象,影響了陶瓷骨灰罈的使用。 不過,現今的瓷質骨灰罈燒製精美,質感溫潤,也逐漸受到歡迎。 價格約3,000.~10,000.元。 許多業者為了因應不同顧客的需求,紛推出不同材質的骨灰罈,如陶瓷、琉璃、玉石等,價差可達數10萬,甚至數百萬。 手巾 扇子 梳子供亡者擦汗、扇涼和梳理用,同時也有喻傷心離散之意(扇、散同音;手巾拭淚;梳,離也)。 金銀紙遺體入棺後,除了以庫錢或銀紙填塞固定外,依傳統禮俗左腳踩一金紙,右腳則踏一銀紙,稱「左踩金,又踏銀」,喻富貴之意。 隨身庫(金銀庫)用一白色布袋,裝入亡者初終至入殮期間,在其靈前焚燒的庫錢、銀紙的灰燼,置於棺內,稱為隨身庫。 弔祭用品 婚喪喜慶、禮尚往來是人情世故。 當親友遇有喪事不幸,或接到親友訃聞時,一般是如何表示我們的哀悼? 防潮性:花崗石雖硬度高,但因縫隙易使水氣滲透,防潮度不如玉石骨灰罐,但因開採品質穩定且價位低廉,是骨灰罐中的基本款。 相較於土葬,將大體經過火化之後,再將骨灰放進骨灰罐納入靈骨塔,可以讓離世的親友免於風吹日曬雨淋,還有法師會定期念經舉辦法會,讓祂能早日輪迴投胎轉世,環境方面也解決了墓地土地不足的問題,或是不想放入靈骨塔改放在家中供奉也是方便的選擇。 冬瓜行旅提醒大家,這只是最基本的骨灰罈行情價格,實際狀況還是會因每個人的選擇而異,例如是否要加裝骨灰罈內膽? 骨灰罈/罐選擇建議|5分鐘搞懂骨灰罈材質差異及骨灰罈內膽是什麼」認識完骨灰罈材質後,相信大家應該都很好奇不同的骨灰罈材質到底會分別落在什麼價格區間吧?

寶塔|外燴